风淋机产品分类
随机文章选读
相关产品推荐

风淋室行业资讯-风淋室最新新闻动态
一种风淋式高效净化的环流风淋室技术参考
文章来源:http://www.fenglinji.com/ 2018年04月23日 点击数:3729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装在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了一种风淋式高效净化的环流风淋室。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净化用风淋室通常由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进门、出门、外壳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风淋室利用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产生扩散状的流体,将洁净无尘的高速气流吹至待清洁人员或货物表面,将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带的灰尘带走,以保证人员或货物进入洁净区时,不会影响洁净区的洁净度。
现有风淋室的吹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两侧壁上,有的吹淋喷嘴还可自由转动。在使用时,可调节吹淋喷嘴的角度,使高速气流对准所需吹淋的部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吹淋净化时,由于不习惯被高速气流吹淋到身上,常常擅自转动喷嘴,将风向转为无人之处,无法实现吹淋净化效果。通常风淋室的吹淋喷嘴设置高度在离风淋室底面1m以上,吹淋时即使转动吹淋喷嘴,对处于风淋室内的人员或货物,也只能吹淋到上半部分,对下半部分根本起不到吹淋洁净效果。同时由于吹淋喷嘴仅仅分布于风淋室的两侧,进行吹淋时只能有效吹淋到两个侧面,其他两个侧面不能有效净化,该设置还导致风淋室内的四个角落存在吹淋死角,位于吹淋死角的人员或货物起不到吹淋净化作用。
2005年3月2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44672.4提供了一种高效单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设置于风淋室内一侧墙体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所述墙体对应的墙体上。2005年3月30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44671.X公开了一种高效多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部分设置于风淋室内顶棚上,部分设置于风淋室内的墙面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风淋室的底部。2006年2月22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93913.4提供了一种高效垂直单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设置于风淋室内顶部面板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所述顶部面板对应的底板上和内侧墙面板下方。这三种风淋室的吹淋喷嘴的位置设置在吹淋区域两侧的中间区域或风淋室内顶棚上,吹淋喷嘴也设置成对准吹淋中间区域,这样的设置导致风淋室内仍存在吹淋死角。同时由于风机设置在侧壁内,会造成不同位置喷嘴处的出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净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高度吹淋,可形成环流风淋气体,无吹淋死角的环流风淋室,解决了现有风淋室存在吹淋死角,不能有效的对人员或货物全部吹淋,净化效果差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流风淋室,包括风淋室壳体、风机、吹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的顶端装设风机,风淋室侧壁设置气流通道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气流通道外的风淋室侧壁上分布吹淋喷嘴。
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吹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
所述吹淋喷嘴为固定式吹淋喷嘴,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使吹淋气流形成环流。
风机出风口与气流通道间设置空气过滤器。
所述风淋室的下端部设有排风口,所述气流通道间的风淋室侧壁内设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下端与排风口相通,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
所述风淋室的底面设置排风口,所述气流通道间的风淋室侧壁内设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下端与排风口相通,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
所述风淋室的前后侧壁设置进门和出门,吹淋喷嘴在进门和出门两侧壁角落垂直分布,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形成环形吹淋气流。
所述风淋室的侧壁角为倒角结构,所述吹淋喷嘴分布在风淋室侧壁的倒角面上。
该环流风淋室采用一个风机提供动力,该风机设置在风淋室的顶端,使得整个风淋室在容积相同的情况下,体积比常规产品小20%左右,同时使设备的整体能耗效率提高,并且吹淋时产生的噪音也能明显减少5分贝左右。
所述吹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上,吹淋喷嘴在风淋室内全高度分布,能对风淋室内的待净化人员和货物进行全高度喷淋。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可以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使得吹出的气流形成环流,这样在风淋室内不会形成吹淋死角,洁净性能更佳。吹淋喷嘴可采用固定式喷嘴,喷嘴不能任意转动,可以防止人员误操作或者擅自转动喷嘴形成吹淋死角。
风淋室壳体为夹层结构,前后壁分别设置有前门和后门,两侧的四角夹层是与风机出风口相通的气流通道,吹淋喷嘴位于该气流通道的侧壁上,该固定式吹淋喷嘴的发散角度为40-50度,所有喷嘴交叉吹淋形成高速环流喷淋区域;风淋室的下端部设有排风口,气流通道之间的壳体为排风通道,排风口位于该排风通道的下端,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的进风口相通,使整个吹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回风循环系统。
进行风淋净化时,空气经顶置风机增压,再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变成洁净空气,然后经固定式喷嘴,在风淋室内形成高速环绕式气流,对喷流区域的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全面吹淋,去除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这种高速洁净气流从上到下环绕式流动,迅速带走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除尘效果显著。
该环流风淋室的前门和后门可以采用手控或自动控制形式;吹淋控制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自动吹淋、全自动控制、电子互锁控制(吹淋时双门锁闭,非吹淋时只能打开一个门)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环流风淋室能够形成高速的环流,不存在吹淋净化死角,净化效果佳、结构紧凑、噪音小、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流风淋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环流风淋室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该环流风淋室主要由风淋室壳体5、风机1、吹淋喷嘴4、前门6和后门10组成,风淋室的顶端装设风机1,前后侧壁设置前门6和后门10,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倒角壁8上分别设置气流通道9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气流通道外的风淋室侧壁的倒角面上分布有固定式吹淋喷嘴4,吹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形成高速环形吹淋气流。在风机出风口与气流通道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
气流通道间的两侧壁设置有排风通道3,排风通道下端的室壁上开设有排风口7,将至上而下的吹淋气流引入排风通道,
吹淋喷嘴在进门和出门两侧壁角落垂直分布,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使吹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气流循环。
医用风淋房(风淋室)专利参考
一种集成式的风淋房(风淋室)专利参考
一种模块式的可拆卸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旋风式除尘的龙卷风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风淋室自动控制装置技术参考
一种带有除静电功能的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自旋转升降风淋室技术参考
上一条:一种自旋转升降风淋室技术参考下一条:一种风淋室和传递窗的磁力电锁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装在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了一种风淋式高效净化的环流风淋室。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净化用风淋室通常由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进门、出门、外壳和控制系统等组成,风淋室利用风机、空气过滤器、吹淋喷嘴产生扩散状的流体,将洁净无尘的高速气流吹至待清洁人员或货物表面,将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带的灰尘带走,以保证人员或货物进入洁净区时,不会影响洁净区的洁净度。
现有风淋室的吹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两侧壁上,有的吹淋喷嘴还可自由转动。在使用时,可调节吹淋喷嘴的角度,使高速气流对准所需吹淋的部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人员进行吹淋净化时,由于不习惯被高速气流吹淋到身上,常常擅自转动喷嘴,将风向转为无人之处,无法实现吹淋净化效果。通常风淋室的吹淋喷嘴设置高度在离风淋室底面1m以上,吹淋时即使转动吹淋喷嘴,对处于风淋室内的人员或货物,也只能吹淋到上半部分,对下半部分根本起不到吹淋洁净效果。同时由于吹淋喷嘴仅仅分布于风淋室的两侧,进行吹淋时只能有效吹淋到两个侧面,其他两个侧面不能有效净化,该设置还导致风淋室内的四个角落存在吹淋死角,位于吹淋死角的人员或货物起不到吹淋净化作用。
2005年3月23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44672.4提供了一种高效单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设置于风淋室内一侧墙体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所述墙体对应的墙体上。2005年3月30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44671.X公开了一种高效多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部分设置于风淋室内顶棚上,部分设置于风淋室内的墙面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风淋室的底部。2006年2月22日公告的中国专利ZL 200420093913.4提供了一种高效垂直单向流风淋室,它包括外壳、进门、出门、风机、若干气体喷嘴和回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气体喷嘴设置于风淋室内顶部面板上,所述回风系统设置于所述顶部面板对应的底板上和内侧墙面板下方。这三种风淋室的吹淋喷嘴的位置设置在吹淋区域两侧的中间区域或风淋室内顶棚上,吹淋喷嘴也设置成对准吹淋中间区域,这样的设置导致风淋室内仍存在吹淋死角。同时由于风机设置在侧壁内,会造成不同位置喷嘴处的出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净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高度吹淋,可形成环流风淋气体,无吹淋死角的环流风淋室,解决了现有风淋室存在吹淋死角,不能有效的对人员或货物全部吹淋,净化效果差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流风淋室,包括风淋室壳体、风机、吹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淋室的顶端装设风机,风淋室侧壁设置气流通道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气流通道外的风淋室侧壁上分布吹淋喷嘴。
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吹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
所述吹淋喷嘴为固定式吹淋喷嘴,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使吹淋气流形成环流。
风机出风口与气流通道间设置空气过滤器。
所述风淋室的下端部设有排风口,所述气流通道间的风淋室侧壁内设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下端与排风口相通,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
所述风淋室的底面设置排风口,所述气流通道间的风淋室侧壁内设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下端与排风口相通,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
所述风淋室的前后侧壁设置进门和出门,吹淋喷嘴在进门和出门两侧壁角落垂直分布,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形成环形吹淋气流。
所述风淋室的侧壁角为倒角结构,所述吹淋喷嘴分布在风淋室侧壁的倒角面上。
该环流风淋室采用一个风机提供动力,该风机设置在风淋室的顶端,使得整个风淋室在容积相同的情况下,体积比常规产品小20%左右,同时使设备的整体能耗效率提高,并且吹淋时产生的噪音也能明显减少5分贝左右。
所述吹淋喷嘴设置在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上,吹淋喷嘴在风淋室内全高度分布,能对风淋室内的待净化人员和货物进行全高度喷淋。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可以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使得吹出的气流形成环流,这样在风淋室内不会形成吹淋死角,洁净性能更佳。吹淋喷嘴可采用固定式喷嘴,喷嘴不能任意转动,可以防止人员误操作或者擅自转动喷嘴形成吹淋死角。
风淋室壳体为夹层结构,前后壁分别设置有前门和后门,两侧的四角夹层是与风机出风口相通的气流通道,吹淋喷嘴位于该气流通道的侧壁上,该固定式吹淋喷嘴的发散角度为40-50度,所有喷嘴交叉吹淋形成高速环流喷淋区域;风淋室的下端部设有排风口,气流通道之间的壳体为排风通道,排风口位于该排风通道的下端,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的进风口相通,使整个吹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回风循环系统。
进行风淋净化时,空气经顶置风机增压,再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变成洁净空气,然后经固定式喷嘴,在风淋室内形成高速环绕式气流,对喷流区域的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全面吹淋,去除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这种高速洁净气流从上到下环绕式流动,迅速带走人员或货物表面所附的尘埃,除尘效果显著。
该环流风淋室的前门和后门可以采用手控或自动控制形式;吹淋控制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自动吹淋、全自动控制、电子互锁控制(吹淋时双门锁闭,非吹淋时只能打开一个门)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环流风淋室能够形成高速的环流,不存在吹淋净化死角,净化效果佳、结构紧凑、噪音小、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厂、医院、食品加工业、LCD、电子厂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流风淋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环流风淋室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该环流风淋室主要由风淋室壳体5、风机1、吹淋喷嘴4、前门6和后门10组成,风淋室的顶端装设风机1,前后侧壁设置前门6和后门10,风淋室的四个侧壁角为倒角结构,倒角壁8上分别设置气流通道9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气流通道外的风淋室侧壁的倒角面上分布有固定式吹淋喷嘴4,吹淋喷嘴在喷淋区域呈全高度分布。吹淋喷嘴与风淋室的对角线呈水平夹角设置,吹淋喷嘴的吹淋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风淋室中轴线水平偏转设置,形成高速环形吹淋气流。在风机出风口与气流通道间设置有空气过滤器2。
气流通道间的两侧壁设置有排风通道3,排风通道下端的室壁上开设有排风口7,将至上而下的吹淋气流引入排风通道,
吹淋喷嘴在进门和出门两侧壁角落垂直分布,排风通道的上端与风机进风口相通,使吹淋气流在风淋室内形成气流循环。
人员或货物进入风淋室后,启动风机1增压形成高速气流,风机出风口处的高速气流经空气过滤器2过滤后,进入四个侧壁角的气流通道9内,由沿气流通道在吹淋区域内全高度分布的吹淋喷嘴4呈46度的发散角度吹淋,形成环绕人员或货物的高速洁净气流,将人员或货物表面的尘埃或者纤维带走,吹淋风经风淋室的下端部的排风口7经由排风通道3进入风机进风口,形成一个气流循环。
佰伦风淋室部分客户案例:旺旺集团,绝味食品,京东方电子,大众汽车(佛山/宁波)等。
原文来源:http://www.fenglinji.com/
严禁转载! 详情请咨询:苏小姐 181-0233-3890
相关文章:
除尘消毒杀菌一体化风淋房(风淋室)专利参考医用风淋房(风淋室)专利参考
一种集成式的风淋房(风淋室)专利参考
一种模块式的可拆卸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旋风式除尘的龙卷风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风淋室自动控制装置技术参考
一种带有除静电功能的风淋室技术参考
一种自旋转升降风淋室技术参考
Tags:风淋室专利
上一条:一种自旋转升降风淋室技术参考下一条:一种风淋室和传递窗的磁力电锁安装结构